復學后學生心理危機
識別及處理
趙國秋教授
隨著疫情的逐漸穩定,全國各大中小學已經陸續返校復學?;氐叫@之后,卻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變多了。復學后,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和處理,變得刻不容緩。今日,有幸觀看了浙江省科協心理專家趙國秋教授的講座直播,受益匪淺,收獲良多。 復學后心理問題增加的原因 01 學生對病毒的恐懼 02 長期宅家,親子關系變緊張 03 宅家活動空間小,情緒容易煩躁 04 網課學習效果不好,學業壓力大 05 原有心理問題,再夾雜新的問題 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 01 焦慮情緒的識別 生理性焦慮是正常的,但病理性焦慮需要處理。 學生自控和自律能力有限,家長或老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目標提出適度的期望值和要求。正常的、中等的焦慮水平有助于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,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。 識別病理性焦慮要注意它的三個特征: 01 有痛苦體驗 學生反復傾訴很煩躁,或者女生表現為獨處時經常發呆,莫名落淚。 02 有軀體反應 有身體的一些變化,如頭疼、頭昏、胸悶、心慌、胃痛、渾身沒力氣等,生理上查不出任何問題。 03 警覺性增加 整天處于緊張狀態,容易驚嚇。特別是出現入睡困難、淺睡、睡不醒等睡眠障礙,睡眠問題可能是因為心理疲勞引起的。 02 抑郁情緒的識別 自殺案件中,高于50%是抑郁癥自殺,而抑郁癥中有10%最終會選擇自殺。 如何識別出學生的抑郁情緒顯得尤為重要。以下是抑郁情緒的五個特征: 01 情緒低落 情緒持續低落超過兩周,以煩躁不安為主。 02 興趣減退 原本感興趣的東西現在不感興趣了。 03 失眠早醒 無緣無故凌晨醒來就無法再次入睡,一周出現三次以上失眠,持續一個月以上。 04 自我否定 否定自己的能力,指向學習能力和人際處理能力,“我根本沒這個能力”,“我不是讀書的料”。 05 學習效率下降 ? ? 4-8周內學習成績直線下降。 有一條就要高度重視,大于等于兩條,馬上到醫院做專業評估,及時干預。 03 強迫癥狀的識別 分為強迫思維和強迫動作。反復做或者想一些事情,明知沒必要這么做,卻自己無法控制,感到痛苦。 例如反復洗手、反復關門、反復檢查試卷等。 04 厭學情緒的識別 無論什么理由,持續2周以上不去上學;或者間斷性不去上學的情況持續2個月,絕對有嚴重心理問題,要上醫院做專業評估和治療。 厭學情緒能夠用語言表達,可以作為線索。 05 極端情緒的識別 因極端情緒導致極端事件的風險激增,是校園里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。如有以下情況出現,需要引起高度關注: 1、明確用語言表達“我不想活了”; 2、把平日喜歡的東西送人; 3、寫遺言,與親友告別; 4、突然向以前的“仇人”道歉; 5、有明顯的自傷行為出現。 此項一定要列入心理危機事件、高風險事件去處理。 學生心理危機的處理 01 認知調整法 首先要了解情緒ABC理論,明確心理壓力的大小和心理問題嚴重與否(即C)與壓力源本身(即A)無關,而是取決于個人面對壓力源時的想法和應對策略(即B)。 有些人遇到問題就會習慣性地往糟糕的方面去想,不會用辯證的一分為二的角度去考慮問題。那么,我們可以運用負性思維檢測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改變他們的負性思維。 負性思維檢測——睡前日記 每天做一個簡單的睡前日記,還原白天發生的一件事件,我當時的想法是什么樣的(a);再跳出自己的角色,換一個角色,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事情(b),有其他可能嗎? A和B進行對話,先A后B、先A后B……這樣持續做2個月,打斷負性思維的自動化,慢慢會出現一個新的思維可能,即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。 02 安全島技術 每天臨睡前或者起床前5分鐘做。 閉上眼睛,躺著,想象自己去了一個海灘上,把沙子壘高,做出一個行軍床,然后自己躺在上面,聽著海鷗在你上方盤旋,聽著海水的聲音……這是屬于你自己的安全島,不允許其他人或其他動物(除海鷗外)來到你的世界。感受這個只屬于你的安全島。 偏文的人比偏理的人更容易造出安全島。如果海島造不出來,也可以用森林來代替。用樹葉樹枝壘高做出行軍床,享受森林里的鳥語花香。 另一種方法對焦慮的女生比較受用:蝴蝶拍。雙手交叉放兩邊肩膀上,自己拍自己的肩旁,一秒鐘一次拍一下,左邊拍一下后右邊拍一下,感覺像哄小寶寶睡覺那樣。 03 憤怒情緒的控制技術 倒數法:在心里倒數10個數字 “ 10 ?9 ?8 7……”(1秒鐘1個數字)目的實際是為了提醒自己控制情緒,不要沖動;如果還是很生氣,心里再數數一遍。 04 心理保健操 這個方法對控制焦慮尤其是考試焦慮癥特別有效。每天1-2次,一次5-8分鐘,能夠有效減輕考試焦慮,可以持續做一兩個月。 05 緊急求助技術 免費公益 教授專家 浙江省心理120求助電話:? ?0571-85109955 浙江省學生心理診療研究中心:? 0571-86798248 (焦慮、抑郁、網癮、注意力缺陷)